關于中國船舶和中國重工合并,并不是因為中國重工很好,恰恰是因為中國重工情況比較糟糕。
其實多數人還是在把中國船舶和中國重工的合并在同當年南北車合并進行對比,希望能夠復制南北車當初的上漲,哪怕后來跌回原形也沒關系。可是去翻看一下買了南北車股票的那些人,準確來說是看著南北車大漲以后買了那些人的留言,你就會發現他們罵得更狠一些,說把他們都騙了。仔細想一下,也沒啥奇怪的,簡單來說就是我虧錢了,所以都是你的錯。
兩家公司合并,無論是從哪個方面來說,成功和失敗的標準都不是股價的上漲,而是最終合并是否完成。為什么要讓中國船舶合并中國重工?并不是因為中國重工很好,恰恰是因為中國重工情況比較糟糕。去翻一下中國重工的歷年財務數據,會發現從2015年到現在的扣非凈利潤都是負數。這些年中國重工接手的船舶建造并不少,第一艘航母遼寧艦的改造就是中國重工完成的,但是管理實在是差,導致虧損。所以合并對于中國重工的原股東來說,是在挽救。這種情況下還要高價,想多了吧。對于中國船舶來說,管理就比中國重工好很多,盈利能力也強很多。如果合并了中國重工的資產,并且加以合適的管理,可能會增厚盈利。
從全世界范圍來說,合并都是以雙方股價為基礎來折算合并的,對被合并方適當提高一些比例。都這么干的,所以我不知道不合理的地方在哪里?難道僅僅就是一句不合理,然后不滿意,完事?
2025-03-07 本文被閱讀 156 次
上一篇:沒有了! | 下一篇:福山對話彼得蒂爾:關于經濟不平等、政府效率、技術進步和全球化 |